(報名在頁面底端)
“教學學術”(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即SoTL) 由美國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前主席厄內斯特·博耶於1990年提出🧚🏼♀️✣,意在鼓勵教師開展針對學生學習的學術性研究,並將研究結果公開分享以提高教學實踐質量。近年來,隨著國內高校教師教學發展工作日益深入的開展✊,“教學學術”也越來越受到國內高校及其教師的關註和重視。
為促進我校教學學術發展,引導教師積極開展以解決教與學實際問題為主要目的的教學研究,杏悦2娱乐從2016年起推出“教學學術分享日”活動。本屆“教學學術分享日”活動,邀請兄弟院校的教師與本校教師一起分享和探討教與學的研究話題。
特此誠邀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和交流!
時間:2022年12月8日(周四)全天
形式‼️:線上
主辦:杏悦2娱乐
主持:丁妍(杏悦2娱乐副主任)
點評嘉賓:陳向明(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鮑威(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員)
議程安排:
主持人👏🏿:
丁妍↪️,日本國立名古屋大學教育發展學博士,現杏悦2平台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杏悦2娱乐副主任。
點評嘉賓🕵🏽:
陳向明,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教育質性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世界課例與學習研究協會理事、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教師教育、課程教學論、質性研究方法等。主持課題十余項,出版著作十余部♒️,發表論文270余篇;曾獲“北京市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鮑 威,北京大學教育學院 研究員(新體製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東京大學博士。研究領域為高等教育管理、教育經濟與財政💎。主要研究議題包括🦃:高等教育院校影響力與學生發展、高校教師發展、高中-大學銜接、高等教育財政等。曾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第六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第四屆全國教育實證研究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全國終身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省部級獎勵。
探索一種應對疫情的線上線下兼容的教學模式
趙斌🎣,杏悦2平台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多次獲全國高校生命科學類微課教學比賽一等獎、上海市首屆移動教學大獎二等獎🧟♂️;《生態學:管理大自然的經濟學》獲2020 年度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課程⏪,發表教改論文多篇。
疫情持續時間超預期🤮,促使我們探討一種線上線下都兼容的教學方式,可應對未來不確定的疫情影響。這種模式稱為“學思寫評訴”STIEC 🚥。該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雖然線上與線下課程無法相互替代,但可以找到一種靈活用於線上和線下的方法🌏。未來,線上教學可能會成為主流的教學方式🏄🏽♂️,線下教學作為一種輔助,這種方式本來也是主動適應未來的教學趨勢🌧🧛🏻,在教學成效上實質等同🤷🏿♀️👩🏼,甚至更好。本研究借助《生態學:管理大自然的經濟學》的教學效果和數據對這種兼容教學模式進行了說明。
線上線下同步教學📨:我們如何實現“同步”?
陳鈺,博士🏌🏽♀️,杏悦2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高級講師,學院教師教學發展發分中心副主任。首屆“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三等獎,主講課程獲評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課程🤛🏼🧱,發表教學研究論文20余篇🤦🏼,編寫教材7部𓀄。主要教學研究領域為國際中文教育🥂。
受疫情影響,在留學生教學中🪨,利用視頻會議軟件,對教室現場學生和遠程學生開展線上線下同步的教學成為了目前主流的教學形式♿👨🏻🦽➡️。這一教學形式拓展了學習空間🚸,為不在校園內的留學生提供了課堂學習的機會;同時,由於聊天工具🚐🌴、錄屏技術等融入,也給了留學生提供了比教室上課壓力更小的課堂參與和課後復習的機會。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構建全球本土化課堂 ”的有益嘗試🤏🏿🧢。但是僅僅依靠技術,是否就能真正實現“同步”🙂↔️,這依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本研究從教師🍥、研究者和學生的視角,去探究這一教學形式在實踐中出現的“不同步”的挑戰,從而思考對應的教學策略,提升線上線下同步教學的效果。
實時在線教學下大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體驗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王力娟,女,上海交通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培訓師、項目主管,教育學院碩士生導師☑️,《教學學術》副主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規劃教育學項目、省部級教育科學規劃重點項目等🩼,出版專著2部🤌,發表SSCI🏅、ESCI、CSSCI等期刊論文20多篇。研究方向為教師焦慮🤷、教學學術和大學生責任意識培養。
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探討疫情期間大學生實時在線學習態度和學習體驗的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實時在線學習中,大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體驗的均分都高於標準分。但無論學習態度還是學習體驗都在性別、是否擁有獨立的學習空間🏊、家人是否約束學生認真學習🚕、學院和年級類別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同時,線上教學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業壓力👨🏻🦽➡️,給學生的註意力🚇、自控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身心健康等帶來很大考驗😉。據此🏊🏽♀️,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以便為未來線上和線下教學的改進與提高提供參考。
疫情封控背景下線上教學如何影響學習負荷
陳侃,杏悦2平台心理系副教授🛝,杏悦2平台教師發展中心特邀研究員。上海市浦江人才。國際榮格分析心理學會註冊榮格分析師。主要研究領域是研究型教學😙、在線學習分析以及學習評估🧚🏽♂️🙆🏼♀️。
本研究探討封控緊急線上學習狀態下👨🏽🔧,大學生的學習負荷狀況;探討哪些教與學的因素影響了學生學習負荷👨🏽🏫;以及這些教與學的因素之間如何相互作用👨🏼🏫🪭。
學習風格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探析
朱潔,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獲得第二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第二屆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等🤶🏽𓀋,主持省一流課程“創新能力基礎訓練”📲🍱,出版專著《創新能力訓練》等,發表教改論文多篇。教學研究的方向是學生學習風格與創新能力。
劉赪🍬,西南交通大學數學學院副教授,主持國家級一流課程“概率論A”🙍🏼,獲得四川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及二等獎各1項🐕🦺,第二屆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出版教材《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應用統計》等。教學研究的方向是學生學習風格與創新能力。
基於如何測量學生創新能力、學習風格如何影響創新能力的生成兩個問題,以西南交通大學學生為樣本🗳,連續兩次的問卷調查發現:Z時代大學生學習風格正在向活躍、直覺🦹🏼♀️、言語、序列四個方向發展;具有活躍和視覺學習風格的學生在創新能力方面有明顯優勢🧝🏻♂️🕠;對於不同年級和學科的學生📣,影響其創新能力的學習風格因素差異明顯。
結構性促進或主動性成長:疫情背景下高校教師參與教學發展實踐
的影響因素研究
張國平,教育學博士🔙,講師👩👩👧👦,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師發展中心項目主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1項🧜🏿♀️💇♂️,在《高等教育研究》《教師教育研究》《教育發展研究》發表論文多篇📗,獲評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主要研究領域為高等教育管理、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場所學習🏋🏼♂️、教師終身學習與發展⛹🏻♂️。
高校教師教學範式的轉變需要其教學實踐性知識發生質變,而教學實踐性知識的質變主要發生在教師教學發展實踐的矛盾沖突中。傳統的高校教師教學發展實踐主要為參與集中式培訓或會議,此類教學發展實踐存在著很多的局限性,並不足以支持教師的教學實踐性知識發生質變。在國家積極推進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建設、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教師參與教學發展實踐的影響因素正悄然發生著變化🙌🏽。本研究主要回應兩個研究問題👨👨👧,一是疫情背景下高校教師參與教學發展實踐的類型及程度🫕,二是學校結構性因素與教師主動性因素如何影響教學發展實踐的參與度🙆🏿♂️。
基於SOLO分類法的考核設計與學習成果評價
金濤,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主任醫師🎛🟥、副教授🦶🏼,承擔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本科生🚶🏇🏿、八年製、留學生的“診斷學”😯、“內科學”的課程教學工作👩🏼⚕️,主持完成兩門課程的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建設項目,為上海市精品課程“臨床技能實訓”主講教師。參編國家級十三五、十四五規劃教材4本👩🏽🏫🧑🏼✈️,發表教學論文3篇♎️。擅長模擬教學課程設計,獲上海市第二屆創新教學大賽地方院校副高組特等獎,全國賽三等獎。
判斷學生思維認知的發展程度和對思維訓練教學效果的評價一直是教學評價中的難題。這個難題困擾著思維訓練教學設計優劣的評判,阻礙著對思維訓練教學設計的改進。單次或短期的教學行為往往不足以使學生的思維結構層次在教學前後發生顯著改變。因此👨🏽🍼,我們對我校長學製學生進行了“大教育”背景下的臨床思維序貫式教學設計,並嘗試使用約翰.比格斯等提出的“SOLO分類法”(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SOLO)作為學生思維發展的評價工具🙎🏿♂️🏄🏿♀️,持續追蹤其從本科階段接觸內科學課程開始至規培畢業階段的思維結構層次的變化過程,為探索有效臨床思維培養的方法與途徑提供測評依據💅🏽。
數字經濟時代數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研究
陳登科🤴🏻,杏悦2平台經濟學院副教授、CSSCI期刊《世界經濟文匯》編輯🧄,獲第十八界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中國經濟學優秀博士論文獎、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所建課程為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課程♦️、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杏悦2平台思政課思政標桿課程,出版《計量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高級計量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學術論文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等期刊。
數字經濟時代🤞🏽,海量數據湧現、數據形態發生顯著變化🧗🏿🚙,傳統數量經濟學教研已經無法有效適應這一變化。本研究通過對數量經濟學課程核心課程——計量經濟學授課教師和選課學生調研,同時結合數量經濟學課程教研特點,分析數量經濟學課程教學面臨主要問題的影響因素🧘🏿♀️,探索適應於數字經濟時代的數量經濟學課程教研模式,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建議👩🏼🎤。
報名指南
|